《醒木惊天连阔如(26回)》连丽如,满族,1942年生于北京。中国煤矿文工团评书演员,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是连派评书的唯一继承人。连丽如是全国评书演员第一个朗诵小说的人。他重视说功、做功、打功,说到谁,就摹拟那个人物的神情、语言、声态,有时也使用方言、韵白,加上必要的动作,表情状物,绘声绘色,形成了神完气足、层次分明、起伏跌宕,耐人寻味的独特风格,艺术精湛已自成一家。目前,连先生及连派弟子已有三处场地表演。除最早的宣南书馆外,还有崇文书馆和东城书馆,分别在崇文区文化馆和东城区文化馆。
《和氏璧》讲述的是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位叫卞和的琢玉能手,在荆山里得到一块玉璞,呈给楚厉王、武王、文王去,均不被认可,而最终,文王命人剖开这块璞玉,见真是稀世之玉,便命名为和氏璧的故事。
《连丽如-和氏壁》连丽如相声和氏壁。连丽如是连阔如最小的女儿,1960年毕业于北京师大附中,后随父学艺,当时只有17岁。第二年9月连丽如在天桥书馆登台演出了长篇评书《三国演义》并一炮打响,成为北京的第一个女评书演员,也是我国第一个说《三国演义》的女演员。连丽如为广播电台、电视台录制了十几部长篇评书,播出后受到了听众的热烈欢迎,被评为“优秀演播艺术家”。
连丽如评书论评书中的语言学
连丽如评书染风寒当锏卖宝马
连丽如评书评书的扣子与陀子
连丽如评书论王伯当与新月娥
连丽如评书相陀智胜孔圣人
连丽如评书论秦叔宝与靠山王
连丽如评书染面涂须诈登州
连丽如评书秦叔宝被困天堂县
连丽如评书小议靠山王
割须弃袍是一则成语故事,来源于古典名著《三国演义》第58回,曹操率军与马超在潼关交兵,曹军被打败后马超追击曹操时,曹操为了不被认出来,把胡须割掉,把长袍丢弃之事。描写了曹操狼狈逃窜的景象。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8回:操在乱军中,只听得西凉军大叫:穿红袍的是曹操!操就马上急脱下红袍。又听得大叫:长髯者是曹操!操惊慌,掣所佩刀断其髯。超遂令人叫拏短髯者是曹操。操闻之,即扯旗角包颈而逃。
连丽如评书小议尉迟恭
连丽如评书红泥关阵前定亲
连丽如评书马鸣关南陈失勇将
战国时,魏范睢随须贾使齐,受到齐相礼遇;须贾嫉妒,向魏相进谗。魏相命入狠打范睢,弃之荒郊。范苏醒后,被秦使王稽载归,改名张禄,秦王任其为相。后须贾使秦,范睢扮作穷人往见,适逢大雪,须贾怜故人寒冷,赠以绨袍;次日须贾进见秦相张禄,知是范睢,惊惧万分,范念绵袍之赠,恕须贾之罪。
连阔如先生为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评书艺术家。他于1903年生于北京一贫苦的旗人家庭,少年时代便闯荡江湖,历尽酸辛,从一流浪儿变成大说书家。一生说书数十部,由以《东汉演义》、《三国演义》、《水浒》等为擅长,并写下填补社会学、民俗学空白的奇书《江湖丛谈》,也曾拜武侠醉鬼张三为师,钻研武艺。他早在三十年代开广播电台演播评书的先河,数十年间听众以亿万记。他就还多次受到周恩来总理的赞赏和关照。其女连丽如继承父业,为今日大说书家。
连丽如评书连派评书与连阔如
连丽如评书李元覇锤镇四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