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传统评书《朱元璋演义》,是徐雯珍根据段少舫《明英烈传》评书演出本(原以鼓书形式表演,后改评书形式,唐建文记录成文)加工整理,一共八十回。全书结构严谨,人物个性鲜明,叙事通俗晓畅、波澜壮阔。中国曲艺出版社曾经出版过上、下册。主要有:元末天下大乱,朱元璋出家皇觉寺,跟岳飞部将狄雷的后裔高彬长老习文练武,结识隐居反元的刘基。因救占濠州的反元首领郭子兴而被重用,在军中立功。郭子兴去世,朱元璋等七英雄结义陆家庄。元将十蛮王进攻,众英雄离散。元朝设武科场欲害天下好汉。为夺武状元,朱元璋和武殿章等人齐聚大都。郭英血溅驸马府救未婚妻薛景云。常遇春闯武科场将元廷阴谋告知众人,连胜诸将而夺魁。群雄闯连营大破绝户计。朱元璋去襄阳贩乌梅,受沈万三陷害,在菊花宴醉题诗,与梅士祖等人逃至武当山。打抱不平得罪陈也先之子陈士仓,又因打擂台而被元兵围困,在山上率众反元,被胡大海救出,又和郭英等人打退元军,在于桥镇称吴王。收张玉,夺襄阳。胡大海搬救兵杀败元军,朱元璋又得丁德兴、赵士雍等多员将领。李文忠等人劫法场救郭光卿。张占川趁机得滁州,打朱元璋,被徐方杀掉。张玉迎朱元璋进滁州。朱元璋三请太师脱脱的徒弟徐达。徐达拜帅,又打败元将,计赚脱脱,义释脱脱。张兴祖枪伤脱脱,脱脱受撒敦谗害而死。汉王陈友谅以宴请众反王为名在百梁楼设兴隆会,拟害朱元璋。吴祯、沐英、江忠等人救主。陈友谅放石磙害徐达部下,常遇春血战乱石山,陈友谅过江逃走。朱元璋为得战船派李善长劝降于庭弼,常遇春飞跃采石矶。徐达夺芜湖和太平。朱元璋和邓俞、汤和等人被元兵围,武殿章解围。朱元璋攻克金陵,鏖战鄱阳湖,郭英射死陈友谅。众将围平江灭张士诚。朱元璋应天府登基建立明朝。早在明代,历史演义《皇明英烈传》(《皇明开运英武传》,还有个版本《云合奇踪》)以长篇章回体形式,叙放牛娃朱元璋出家、聚义反元、一统天下等故事。元末顺帝的昏暗统治导致韩山童等领导红巾军反抗,直到大明定鼎,一大批历史人物的传奇事迹通过小说得以表现。此书的创作不局限于史籍,吸取了传说、笔记等资料,从整体看,人物的刻画和战争的表现,较少传奇色彩,想象加工不太丰富。然而,刘伯温、胡大海、常遇春、徐达、郭英、汤和等民族英雄的故事已有较广泛的民间基础,说唱和戏曲自然就会受影响了,人们喜闻乐见。后来,表现朱洪武与开明英烈的故事的文艺作品,逐步从历史小说变为富有英雄传奇色彩的传统说书。较早说苏州评话《明英烈》的艺人是晚清的林汉扬先生,《反武场》、《鄱阳湖》等重要关目都已出现。南方书曲演员讲《明英烈》,人物和故事不仅与《英烈传》小说相去甚远,有大量的虚构和想象,而且人物形象塑造也与相关的北方鼓词、评书大不相同(南北方讲唱文学中人物的武力水平、故事的安排等不同特点,在《三国》、《隋唐》等长枪袍带书也较明显,书道多有不同)。《明英烈》早已是北方评书和南方评话的著名书目,与《西汉》、《东汉》、《三国》、《隋唐》、《杨家将》(《金枪传》)、《呼家将》(《金鞭记》)、《水浒》、《岳飞传》、《西游》、《封神》、《龙图公案》(《三侠五义》)等广为流传,深受大众欢迎。会说此书的人为数不少,比如北方的连阔如先生,南方的张鸿声先生等名家。以评书为例,其实多是从鼓书改编过来的。单田芳先生的《明英烈》,故事非常生动而又完整。整理本分为「武科场」、「取襄阳」、「战滁州」、「定南京」,每集都有单行本。续书《大明英烈》,讲朱太祖称帝后,为保社稷,与陈友谅、张士诚等雄霸各地的割据势力及乘机进兵的元军的矛盾斗争,常茂、沐英、胡德纪、丁世英、于皋等小辈英豪崭露头角。传统曲艺作品以前毕竟属于古典文学,是旧时期的产物,有历史的局限,即使是书中的正面人物,其思想和言行也必然会有封建时代的色彩,宿命、怪诞、低级、残忍的描写,封建意识和等级观念等糟粕也影响了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我们不可能以当代审美观和世界观来苛求于古人,可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陈出新,对原书的一些缺点和问题进行改动和加工是很有必要的。演义小说《英烈传》的明太祖是中心人物,其性格特点及内心世界都有所描写,譬如他对战争的体验和感受等,但仍不够明显,小说主要把他作为元明历史事件中的一个经历者来表现,且加以神化,对他出世的描写过于离奇。有的《明英烈传》旧书里朱元璋是重要人物却非中心人物,是诸位农民起义首领中的一员,在参加农民战争时能和众弟兄同甘共苦,顾全大局,勇谋兼备,称帝后却刚愎寡恩,还暗害功臣。马皇后也从一个知书达理的佳人变为心胸狭窄的权贵。朱元璋、郭英、常遇春等英雄的江湖豪侠行为得到表现,可又在许多地方过分地渲染和宣扬。胡大海这个人物,就像《水浒传》的李逵和《说岳传》的牛皋,天不怕地不怕,作战勇敢,反抗精神比较突出;又似《说唐传》、《兴唐传》的程咬金,风趣幽默的福将,战番将时斧子就会使那么几招,常化险为夷。此人的热闹话题很多,可也有不少趣味不高的成分。胡大海之子胡强,吃虎奶长大,能食活牲畜,似凶神恶煞一般。旧本的朱元璋所部不属于韩山童、刘福通的红巾起义军,朱元璋之外的其他反元领袖也受到诬蔑,形象被丑化。刘福通还成了在乱石山设兴隆会谋害英雄的恶贼之首。《朱元璋演义》整理者对《明英烈》旧本里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适当的加工改写,通过朱皇帝早期的一些经历,表现他逐步走上反抗道路的历程。对刘基、徐达、常遇春、胡大海等主要人物的一些性格和事迹都进行了重新改写。北方红巾起义首领刘福通,在旧本里成了朱元璋的敌人,他在百梁楼兴隆会害朱元璋的故事,有点《西汉》鸿门宴的味道,挺热闹,却太不合理。《英烈传》小说里是郭光卿旧将孙德崖在百凉楼诳朱元璋赴宴,不是刘福通,与《明英烈》不同。历史上的刘福通英勇反元,根本就没和朱元璋为敌,况且朱元璋的军队也属红巾军。整理者别出心裁,把谋害朱元璋的刘福通改成陈友谅。史籍记载,陈友谅原是徐寿辉的部下,后害徐寿辉自立为王,还曾降元,是朱元璋的死敌。守太平城的花云就是被陈友谅贼军杀害的。陈友谅后来与朱元璋大战鄱阳湖,有很多徐寿辉旧部将士倒戈帮助朱元璋的部众打陈友谅,也成了导致陈友谅失败的一个因素。整理本里的陈友谅是十八家反王的总盟主,他恰恰有集合众反王的权力,陈友谅在百凉楼和朱元璋等人的冲突,加深了汉、吴军事集团的矛盾,使自己更不得人心,最后在鄱阳湖的兵败顺理成章,也是咎由自取。原书中武科场元军想用火器炸众举子,是因为马的排泄物使引芯灭了,暗雷失灵。整理本改成火工司在徐达影响下,深明大义,想办法故意使总雷周围的雷不响了。在单田芳说的《明英烈》里,是因偶然降雨,浇了飞铁鸟,使众豪杰脱险。《朱元璋演义》对武将的水平也有详细表现,无论步战厮杀还是马战、水战,各具特色,变化万千;出现了多种多样的兵刃(金镫槊、青铜槊、禹王槊、金纂沥泉枪、虎头亮银枪、盘龙方天戟、九凤朝阳刀、九耳八环刀、锯齿飞镰刀、擂鼓瓮金锤、虎尾三节棍等,不胜枚举),还有暗器(飞石、枣核镖、火球等)及各式火器(火炮、火蒺藜、火箭、火铳、大小将军筒等)。从形象气度和所使兵器来看,张兴祖很像宋代的岳飞岳元帅,傅友德颇似汉末的关公关云长。另外,传统戏曲、曲艺的渊源关系,在这里也得以体现,比如戏曲《武当山》同陈也先设擂逞能的是也先之妹秀英,此女子武艺高超,打败陈也先的朱元璋火烧真武庙之后,却败给秀英,真武大帝显圣使秀英死去,朱元璋打算以后给真武重修庙宇再塑金身。这显然带有神怪色彩。评书整理本是老侠梅士祖、马从容妙计假托真武帝君显圣,书中也无陈也先的妹子这个巾帼高手。再比如,整理本的郭英和薛景云是未婚的夫妇,戏曲《紫金锁》薛景云与郭英以前并不相识,有位道者给薛景云紫金锁,说以后能开锁者即夫君,后来郭英开锁并杀驸马救薛景云。戏曲《状元印》陈友谅和方国珍较劲,郭英射箭分开陈、方等故事都表现的挺有趣。武殿章是丑角,活灵活现,本领高强而又诙谐大方,这与评书整理本里武殿章果敢沉稳形象有所不同。反出武科场托住千斤闸的是胡大海,整理本里是常遇春托闸。
单田芳经典|你未听过的《白眉大侠》|超清母带音质|大师全盛时期作品白眉大侠-内容梗概讲述了宋朝四帝仁宗皇帝执政期间,以徐良、白云瑞为书胆,包括三侠、五义、小五义、小七杰等众开封府校尉,在八王赵德芳、包拯、颜查散等清官的支持下,为保国泰民安而不顾个人安危,抗强暴、战邪恶、捣匪巢、灭贼寇的故事。大师评书Hi-Fi系列大有不同大有精彩评书大师全盛时期作品大师评书Hi-Fi系列,创作于评书大师精力最充沛的时期,声音和身体均为最佳状态。全网最清晰音质,Hi-Fi听觉盛宴我们将保存最完善的资料母带,运用英夫美迪公司技术,导出与CD同级别的无损文件,让大师原音,再次回响。初代版本,你未听过的经典之作大师评书Hi-Fi系列,均为70-90年代的第一版评书,评书商业化之前,匠心打磨时间最长、最精细的版本。
隋朝末年,朝廷腐败,炀帝昏庸,奸相宇文化及父子祸乱朝纲,民不聊生。以秦琼、徐懋功、程咬金等人为首的四十六位英雄好汉歃血结盟,招贤纳士,发动瓦岗起义,与隋军多次浴血奋战后,最终建立了一统天下的大唐帝国。自古乱世出英雄,而本书就是一部完完全全的英雄传。“小孟尝”秦琼与“混世魔王”程咬金等诸位瓦岗英雄,用他们的大智大勇书写了这样一部荡气回肠的“盛唐前传”!这部书里,乱世英雄平地起,盖世武艺无穷现,奇谋决断定江山!作为单田芳老师的经典代表作,多次被搬上荧屏银幕,而这部口头演绎的正宗原版又岂能错过!▲适合谁听:1、爱独处,乐于享受闲暇时光2、向往大唐,自然要追溯这段传奇3、出口成章,传统文化发烧友4、单田芳粉丝,不会错过他的每一部作品
评书《龙虎风云会》是长篇侠义评书《白眉大侠》的继续和补充,又可单独成章,并增加了公案情节。此书以房书安为主线展开故事情节。此书包括包世荣断案、白芸瑞被诬陷、囚禁八王千岁以逼迫开封府众人就范、破九兽朝天亭、群雄大战八王擂、房书安捉拿飞云道长、群雄大闹通天观、会斗一气仙、初上小蓬莱、闯五关、碧霞宫十二老战金灯、三教争雄龙虎风云会、房书安保皇太子赵曙看病、平姚家寨、征讨日月山等热闹故事。以太师庞吉、天顺王赵一统为首的奸党,勾结武林各门派,对包拯、徐良、白芸瑞等人,设下重重障碍,以达到打击报复的目的,徐良、白芸瑞等众官人在各门各派剑侠的支持下,排除万难,历经风险,终于化险为夷,挫败了奸臣以及武林败类的阴谋,保住了宋室江山。《龙虎风云会》还有第三部——三上小蓬莱、火烧碧霞宫尚未出版,内容有群雄三教评理会、三上小蓬莱、火烧碧霞宫等热闹故事。
《雍正皇帝(全262回)》作者:二月河播放时间:103小时演播者:周建龙《雍正皇帝》第一卷九王夺嫡阿哥党争,杀机隐隐,龙庭易主,雍正险胜。改诏说,弑父说,继位说?一段历史,
《根本利益》讲述了一个令人心酸的故事:农妇畅春英在儿子冤死后,因法院判决不公,与老伴开始四处上访。漫漫申诉路上,丈夫又奔劳成疾,不治身亡。这位农妇就伴着停放在家中的丈夫和儿子的尸棺,不停上访13年,才得到本该属于自己的公正;靠党的富民政策致富的农民史英俊,在踌躇满志准备大干一场时,却被县法院和公安局的两名干警用卑鄙的手段抢走了价值6万多元的苹果,妻子被气疯,自己在上访时,反倒被戴上手铐,被抓、被押,受尽了欺凌与摧残;还有崔良娟老人,自己的宅基地被无理侵占,她顽强上访、上告整整32年,从风韵正当年的少妇,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太太……这就是当今某些农村的真实写照,虽然只是发生在个别农村,但却是不容争辩的事实:一些在农民眼里被视为生死攸关的事,我们的某些领导和干部对此却置若罔闻,结果问题越拖越复杂,最后让群众哭天不应,叫地不灵!干部群众这对本来就密不可分的鱼水关系,在一些地方变成了可分可离的蛙水关系,甚至干部高高在上的油水关系。
《雍正剑侠图》又名《童林传》,由清末民初评书艺人常杰淼于20世纪20年代在天津创作的评书作品。常杰淼习武嗜酒,性格豪爽,结交绿林豪杰。书中有大量比较真实的武术、江湖绿林道描写;常还惯于引经据典,夹叙夹评,又熟悉老北京民俗与风土人情,能够武书文说,把剑侠图说成学问书。剑侠图是因为常曾在书中提到康熙六十一年武英殿御览群侠图而得名。该书大概以八卦掌祖师董海川为原型,同时受到清中叶以来流传于民间的雍正改昭篡位、结交绿林、被刺等故事启发,塑造出童林这一书胆人物。讲述康熙末年,京南霸北童家庄童林童海川误伤老父,出走江西,受高人传授,十五年昼夜苦功、习得柳叶绵丝磨身掌绝艺,奉师命下山另兴一家武术。京城偶遇雍亲王胤禛(后来的雍正皇帝),做了武术教师,却因初涉江湖得罪绿林。与其它评书本子不同的一大特色,就是书中塑造了童林这么一个即土头土脑而又光彩夺目的大侠形象。起初,童林所到之处,都被人们认为是庄稼汉,待他说出自己要创立一个门户时,人们或惊讶、或疑惑、或恼怒……因此生出许多情趣,也惹出不少事端。书中精彩段落有杭州擂三月三亮镖会夜探蓬莱岛误走一线天三挡英王二老盗宝匣毒酒害群雄等等。全书场面宏大,故事情节起伏迭宕,环环相扣,堪称书坛一部力作。韩宝、吴志广夜入皇宫盗宝,栽赃童林。童林奉旨带罪南下捉贼寻宝。一路之上与雍亲王上结识了各路侠客好汉——东侠侯庭、二侠侯杰、铁掌李源、赛判儿飞行侠苗泽等人,也遇到不少占山占岛的贼寇,更有武林志士有意要与初出茅庐的童林比试高低,并由此展开一系列紧张精彩夺宝拿贼,平山灭岛、武林争斗等故事情节,全书共有五百七十多位剑、侠客出场。
康熙大帝(梁锦辉版)有声小说所有章节均由网友提供发布或网络收集而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低音质试听,请下载24小时内删除,如果喜欢此有声书请购买正版高音质!
请选择播放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