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大批学术教育机构学者、师生被迫向长沙、重庆、昆明等地区迁徙。1940年,因战事趋紧,同济大学师生迁往川南古镇李庄,继之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中国营造学社等机构先后辗转而来,一时间,众多第一流学者和大批珍贵文物古籍汇聚李庄——这个被傅斯年称为“在地图上找不到的地方”。作品以纪实的手法,深沉的情感,酣畅的笔墨,全景再现了在李庄的学者们艰苦卓绝的生活与学术历程,突出刻画了霸气的学人领袖傅斯年,耿介的考古学大师李济,苦心孤诣的建筑学泰斗梁思成,坚忍的诗人林徽因,孤傲的才女游寿,执着学术的董作宾、梁思永等先生的鲜明个性,以及他们面对贫病、匪患甚至死亡威胁,守望相助、穷且弥坚的精神风骨。在中国最艰危的六年,他们不离故国,焚膏继晷,薪传火播,在人文学科领域取得了世界性的荣誉,承续发展了中国文化的命脉。作品还着重对“研究院吃人事件”以及傅李冲突、同济校长与教授纷争、国宝被劫案等史事的真相做了细致探查,对其中的人事纠葛、研究院与大学的制度等进行了深刻剖析。同时兼述李庄镇传奇历史、风土人情和当地官僚、士绅在抗战前后不同的人生命运,对多年被掩蔽的人物与事件做了详细的披露,读来令人感怀忆往、嗟叹不已。
“一代妖人”袁天罡究竟有多厉害?点击订阅此专辑,了解袁天罡的传奇一生。本书包括出生于蜀地津琨、同母异父亲兄弟、年少孤苦求长生、叔父影响人生路、卖烧饼遇到名师、道观之中学奇术、石笋山上遇真仙、兄弟之间暗较量、深入学习相术、担任隋朝资官令等内容。袁天罡墓位于四川阆中观稼山山腰,距天宫院1公里,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600平方米,据说为袁天罡自择的归依之地。墓冢依山而建,前临天宫院,与李淳风墓遥遥相应。墓前明堂广阔,两边龙山夹送,邓家河、凤鸣河二水交汇流入西河,其风水呈“麒麟奔太阳”之格局。在宋朝以后,袁天罡的墓地更是被划入了军事禁地,因此袁天罡的陵墓便完好无损地被保存下来。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人们越来越重视历朝历代留下来的文物古迹,而袁天罡的陵墓作为历史上少数完整保存下来的陵墓,也自然受到重视,成为重点保护对象,国家也驻兵在此常年守护。
《人类群星闪耀时》讲述了人类历史上的15个关键时刻,包含拿破仑滑铁卢之战的失误,托尔斯泰人生临终之年的出逃,陀思妥耶夫斯基被送上绞刑架临时被赦免的惊险经历,列宁冒着叛国罪名回到俄国发动十月革命……茨威格以艺术家的视角和诗歌般的语言,在尊重历史真相的基础上,创作了这一精彩绝伦的作品。15个历史瞬间的特写,展现的是人类的渺小与伟大,旁观者的共情与悲悯,以及对历史的尊重与敬畏。
华罗庚是世界第一流数学家,成就遍及数学许多重要领域。他的一生极为坎坷,富于传奇色彩。本书作者王元是华罗庚的高足,三十余年的共事,王元对华罗庚的为人、学术成就与治学精神深感敬仰与钦佩。本书从多角度讲述了华罗庚的成长经历与学术成就,也展现了近代中国数学发展历经的沧桑。华罗庚:数学家,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出生于江苏常州金坛区,祖籍江苏丹阳。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原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