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战争(1941年12月8日—1945年8月15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部分,主要以太平洋和周围国家为战场。由日本和美国等同盟国家交战,战争爆发自1941年的珍珠港事件开始,日本空袭美国海军太平洋基地夏威夷港,美国对日宣战后,与日本交战多年的中国也跟着宣战,纳粹德国和意大利王国也对美宣战,欧亚两大战场合一。直到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太平洋战争参战国家多达37个,涉及人口超过15亿,交战双方动员兵力在6000万以上,历时三年零几个月,伤亡和损失难以统计。参与太平洋战争的同盟国包括美国、中国、英国、英属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荷兰流亡政府、自由法国和苏联。轴心国则主要是日本和其建立的傀儡政权,包括伪满洲国、汪伪国民政府,以及泰国。另外,日本在其殖民地(如朝鲜、台湾)征召了不少兵力。这场战争除了日美两国大型海上战斗外,同时也导致位于欧洲轴心国集团的灭亡、日后的冷战局势、原子弹的使用、反殖民浪潮和日本与中国政治发展,对亚洲与太平洋周边国家未来发展影响甚巨。一声平地惊雷,一次长途偷袭,一场战争豪赌。转瞬间,樯橹灰飞烟灭,美国人引以为豪的太平洋舰队顷刻支离破碎,风景如画的珍珠港顿时成为血与火的地狱。从天而降的日本人打碎了美国远离战争的美梦。
1991年12月25日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人类进入后冷战时期,国际格局也随之进入了一个被中国学者称为“一超多强“的时代。从1991年到2001年,这个以美国的强大国力为核心的“一超多强”格局稳定了10年。但是,以2001年的“9·11事件”为起点,这个格局开始受到冲击,此后,俄罗斯复兴,中国崛起,在更大的意义上冲击着美国的独霸地位。当然,真正让“一超多强”格局出现松动的还是美国自己出现了问题,那就是IT泡沫破灭和2008年由雷曼兄弟公司倒台引发的华尔街金融危机。上述事态导致21世纪的国际关系特别复杂,前景特别不明朗。在国际形势混沌迷离的背景下,中国的崛起显得相当突出。无论从地理、人口或经济、资源上,中国都是一个天然大国,历史悠久、国情复杂。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经济飞速发展,中国的影响力正在持续提高。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同时,会积极为全球经济治理贡献中国理念,讲好中国故事,担当起大国责任。近年来关于国际形势及中国外交的讨论特别热烈,社会关注度相当高。知名国际问题研究专家金灿荣,观点独特,有理有据。在他看来,中国问题确实很复杂,不是某些人能轻易解释清楚的。用他自己的话讲“谁能解释好中国问题,谁就能得诺贝尔奖”。但有一点,中国作为大国的时代已经来了,只是仍然面临很多难题,需要我们讲好中国故事。全书分为以下章节:大国责任──重在担当、大国外交──主动而全方位、中美关系──博弈中共生、美国政治的“怪圈”、世界有点焦虑、大国未来──机遇与复兴。本书为海外和国内人士真正了解和认识中国提供了很好的途径,值得研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