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占山(1885年11月30日—1950年11月29日),字秀芳,抗日爱国将领、民族英雄。1885年11月30日生于吉林省怀德县(今吉林省长春市公主岭市),祖籍河北省丰润县(今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陆军中将加上将衔,被世人称作“抗日英雄”。马占山出身于绿林,发迹于奉系。任清军哨长:后任黑龙江省骑兵总指挥和黑河警备司令。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马占山在黑龙江省会齐齐哈尔就任黑龙江省政府代理主席兼军事总指挥,率领爱国官兵奋起抵抗日本侵略军。他指挥的江桥抗战打响了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第一枪。1932年2月诈降日军,4月通电反正,任黑龙江救国军总司令,重创日军。后在日军进攻下退入苏联境内,1933年6月返回上海。1936年参与张学良、杨虎城发动的西安事变。马占山在“七七事变”后,重上抗日前线,坚持武装抗日。解放战争期间,他又为和平而奔走,对和平解决北平问题立下了功劳。1950年11月29日,马占山病逝于北京寓所,终年65岁。
对于一个民族而言,无论是整体还是个人,记忆都是不可或缺的。历史就是民族的记忆。发扬国粹,弘扬传统,中华五千年的辉煌历史才有价值。从众多的对中国文化作出过正面影响的历史人物身上,我们能够看到他们的文化担当和民族气节。
蒋介石佩剑,特工之王《戴笠全传》 他就是军统教父——戴笠、戴老板从国共内战到抗日战争,戴笠策划的每次行动都是时代的转折点他营救蒋介石、暗杀汪精卫、爆破武汉城、第一个侦破日本袭击珍珠港密电他有支神秘的红粉兵团——美女俏佳人们暗藏在秘密的敌后战场来无影去无踪,外媒称他为中国最神秘的男人!“青帮大佬”杜月笙如何与戴老板成为至交?少帅与戴笠关系甚好,为何他仍要软禁张学良?刺杀蒋介石的暗杀之王王亚樵如何被戴笠杀死?民国第一美女胡蝶为何被戴笠幽禁重庆三年?戴笠之死成历史悬案,竟与乾隆皇帝九龙宝剑有关?
冷少农(1900年1月-1932年6月9日),原名冷肇隆。1900年1月,出生在贵州瓮安的一户贫寒农家。年少读书时他接触了大量共产主义著作,便把自己的名字改为“少农”,立志要为劳苦大众的翻身解放事业贡献一生。25岁时,冷少农赴广州投身革命,报考黄埔军校,成为时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周恩来的办公室秘书,后加入中国共产党。为了打入敌人的“心脏”,自此冷少农开始了一段鲜为人知的谍报员历程。1927年7月,大革命失败后,中共被迫转入“地下工作”。凭借着与彼时任国民政府军政部部长的何应钦这一关系,冷少农先后在国民政府训练总监部和军政部担任秘书,将一份份机密的军事政治情报源源不断地送出。1932年6月9日,年仅32岁的冷少农在江苏南京雨花台刑场英勇就义。“我想使他们个个都有饭吃,都有衣穿,都有房子住,都有事情做……”这些平淡无奇、朴实无华的话语,是冷少农在南京与虎谋皮期间给母亲回信中婉转的表白,也是一个鲜为人知的革命先烈、早期中共地下党员、共产主义战士一生的追求。为实现这一人生目标,履行这一人生诺言,冷少农奉献了他宝贵而年轻的生命。冷少农是奉周恩来指示潜入龙潭虎穴南京的中共隐蔽战线的先驱,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杰出的红色特工之一。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后,冷少农受党的派遣前往南京做党的地下工作。他利用与黔籍高级将领何应钦的同乡、师生等关系,先后打入国民政府训练总监部、军政部任秘书,以此身份作掩护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在阴霾密布的日子里,作为中共中央军委派驻南京地下党军事情报中心负责人的他,身居虎穴,临危不惧,凭着对党的无限忠诚和信仰,为党的事业殚精竭虑。他在南京国民政府训练总监部、军政部供职期间,利用职务之便,为党搜集大量军事情报,关键时刻为党和红军提供了国民党第一、第二、第三次“围剿”红军的重大军事情报,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营救党的被捕同志;秘密参与组织反帝大同盟和革命互济会,深入群众宣传马列主义,引导学生走革命道路,策动国民党军起义。1932年3月,冷少农不幸被捕,身陷囹圄,备受酷刑,为确保党的秘密,面对敌人无耻的游说,冷少农斩钉截铁地答道:我宁愿做不识时务的拙笨人,决不做叛党求荣的识时务者。他坚贞不屈,大义凛然,视死如归,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铮铮铁骨。国民党反动派在得不到任何东西的情况下,恼羞成怒,于6月9日在南京雨花台将其杀害,牺牲时年仅32岁。正如他在《我们的将来》一诗中写道:“……人们!究竟怎样划算?我们只要手段不乱,精神一贯;前途虽是茫茫,自然会有光明的一天。”
鸦片战争,真的是“鸦片”的战争吗?战争可以避免吗?没有鸦片,还会有战争吗?到底是弱国无外交,还是落后无外交?《另一只眼看鸦片战争》将详细为您解读鸦片战争从逐步酝酿到落幕的全过程,从而揭示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的真正原因。
从高卧茅庐的乱世村夫,到德泽华夏的千秋名相。拨开历史的迷雾,重新审视诸葛亮其人和他运筹帷幄的历史从细节解密:为什么历史上的贤相都差不多,只有诸葛亮大不同!为什么诸葛亮能一步一步成长,成为智慧神的化身。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诸葛亮一生,戎马倥偬,统军征战,运筹帷幄,神机妙算,为蜀汉政权的建立和稳固立下了汗马功劳。在单纯以口才决胜负的状况下,诸葛亮以他出众的口才完成了一个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从三分天下的论证中,到舌战群儒的风云场中,再到三气周瑜的连环套中,以及后来的骂死王朗、收服姜维的人生高潮中,他的口才无时无刻不在闪耀着炫目的光辉。诸葛亮的口才实可以称为三国第一辨士,若将其放到今天的业务谈判中,恐怕现代的谈判之神就姓诸葛了。同时他深通古代兵法,加上自己丰富的战争经验,编著过多种兵书,可惜这些兵书大多都已亡佚。《将苑》和《便宜十六策》是他留世的少数作品中最重要的两部。
“一代妖人”袁天罡究竟有多厉害?点击订阅此专辑,了解袁天罡的传奇一生。本书包括出生于蜀地津琨、同母异父亲兄弟、年少孤苦求长生、叔父影响人生路、卖烧饼遇到名师、道观之中学奇术、石笋山上遇真仙、兄弟之间暗较量、深入学习相术、担任隋朝资官令等内容。袁天罡墓位于四川阆中观稼山山腰,距天宫院1公里,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600平方米,据说为袁天罡自择的归依之地。墓冢依山而建,前临天宫院,与李淳风墓遥遥相应。墓前明堂广阔,两边龙山夹送,邓家河、凤鸣河二水交汇流入西河,其风水呈“麒麟奔太阳”之格局。在宋朝以后,袁天罡的墓地更是被划入了军事禁地,因此袁天罡的陵墓便完好无损地被保存下来。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人们越来越重视历朝历代留下来的文物古迹,而袁天罡的陵墓作为历史上少数完整保存下来的陵墓,也自然受到重视,成为重点保护对象,国家也驻兵在此常年守护。
李淳风(602-670年),道士,岐州雍县人。唐代天文学家、数学家、易学家,精通天文、历算、阴阳、道家之说。隋仁寿二年(602年),生于岐州雍,自幼聪慧好学,博览群书,尤其精通天文、历法、数学等。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李淳风经推荐成为唐王李世民的记室参军。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25岁的李淳风上书,对道士员外散骑郎傅仁均所著的《戊寅元历》提出18条意见,太宗采纳7条意见,授于李淳风将仕郎,入太史局供职,鞠躬尽瘁40年。李淳风是世界上第一个给风定级的人。他的名著《乙巳占》,是世界气象史上最早的专著。他和袁天罡还被传说为《推背图》的
李鸿章,他是慈禧身后的男人,他是两千年来顶会做官的中国人!一直被弹劾,谁也扳不倒!李鸿章的历史,就是晚清四十年的历史;读懂李鸿章,就是读懂晚清!他是挽狂澜于既倒的“中兴名臣”,死前却又背负着“卖国”的骂名;他兴矿业、建铁路、办学堂、崇夷技,是开明的洋务领袖,但却只换来一个“糊裱匠”的自嘲;他手握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大权40年;从布衣书生到乱世枭雄,一直被弹劾,谁也扳不倒,李鸿章,到底是怎样一个人?......一代历史名臣的辉煌与覆灭,一生风雨未歇,身后毁誉参半。看晚清改革家李鸿章如何突破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的困境。本专辑带你层层剖析晚清名臣李鸿章鲜为人知的成长历程,再现他的起伏人生,解读这位争议人物的功过得失!
算无遗策!翻开本书,领略诸葛亮如何精确计算利弊得失跟着诸葛亮学智慧,获得乱世豪杰的称霸秘籍!本书包括辨识人才的特征、严守为将的原则、严格管制的谋略、克敌制胜的法宝、灵活应变的战略、精准施政的关键等内容。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今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文学家。诸葛亮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隆中隐居。刘备依附荆州刘表时三顾茅庐,诸葛亮向刘备提出占据荆州、益州,联合孙权共同对抗曹操的“草庐对”策(一说隆中对),刘备根据诸葛亮的策略,成功建立蜀汉政权,与孙权、曹操形成三足鼎立之势。章武元年(221年),刘备称帝,任命诸葛亮为丞相,伐吴失败后,刘备于永安举国托付于诸葛亮。刘禅继位后,封诸葛亮为武乡侯,领益州牧。勤勉谨慎,大小政事必亲自处理,赏罚严明;与东吴联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实行屯田政策,加强战备。前后五次北伐中原,未能实现兴复汉室的目标。终因积劳成疾,于建兴十二年(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今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境内),享年五十四岁。后主刘禅追谥为忠武侯,后世常以武侯尊称。东晋桓温追封为武兴王。
在近代著名的大军阀张宗昌,人称不知钱有多少,不知兵有多少,不知姨太太有多少,俗称“三不知将军”;又因他爱吃狗肉,所以人称“狗肉将军”;张宗昌履历丰富,给俄国人当过监工,做过土匪,参加过辛亥革命,当过总统府的武官,积极参与军阀混战,先后投奔过冯国璋、曹锟、张作霖等大军阀,最终自成一派,因此又有混世魔王的称号。其实表面风光无限的张宗昌也是穷人孩子出身,在那个混乱动荡的年月,出身平民的张宗昌,凭借着自己敢打硬拼的闯劲,一步步走上了直鲁联军副总司令、山东省长、督办的位置。今天我将和大家一起讲一下张宗昌的一生经历,给大家讲一下张宗昌,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张宗昌的一生,对我们今天社会的人,又有哪些启迪呢?
如果你还在期冀从传承千古的国学经典里汲取古人智慧,是为了尽可能从中发现什么奇妙的道理指导于自己迷茫焦虑的现实生活,那真是拿错船票。我们往往对外来文化怀有热忱的好奇心,对自己的文化却陷入功利主义和“你已过时请下线”心理的怪圈。中国民族历史演进之主干儒家文化,有没有一种清新趣致的方式去理解?马大勇,你可能不认识他。但在吉林大学,这位任教于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的教授,可以说是学生们眼中的明星:生平不识马大勇,枉为吉大文院人——没有在挤满人的阶梯教室里听过他的讲座,这大学是白上了。这几乎是每个人学校生涯中的稀有物种,他们让知识充满灵性,有趣又雅致。而这不仅仅是一连串从古至今的知识分子群像,站在这些巨人肩膀上,追溯那一个个奠定中国人精神世界形成的关键时刻,你将看到的是中国社会精英及大众文化风潮流变的历史:中国人如何一点一滴形成如今奔涌在我们每个人血肉里的那点儿性格?在认识自我这个深重的终身课题上,这是迈出了巨大的一步。所以它是不一样的儒家文化史,对你来说和以往任何一次意义都不一样的儒家文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