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洪(仁美)挂帅镇守边关,利用职权,派先锋杨业(令公)带领士卒出征,与辽国(契丹)作战。杨业虽然睽勇异常,杀一阵胜一阵辽兵丧胆,不断取得胜利,但潘洪欲置杨业于死地,紧闭关门不许歇兵。杨业终因寡不敌众,被困在两狼山中粮绝草尽,不得已派儿子七郎回营搬取救兵,潘洪用药酒将七郎灌醉,乱箭射死。杨业在两狼山盼子不到,摘金盔李陵碑碰头丧生。六郎杨延昭回朝,先在家中向母亲佘太君报信,而后佘太君借与杨令公庆寿为名,将宋太宗赵光义(昊)、八贤王赵德芳及众文武大臣请至杨府,借机说明事情原委,状告潘洪不遵工命,苟且偷生,身为帅全不以国事为重,竟敢在国难当头陷害忠臣。宋太宗起初不愿接状,后来在赵德芳仗义执言和坚决要求下,发出圣旨逮捕潘洪进京,由寇准负责审理此案,最后将潘洪充军边关。潘在发配途中,被其子潘龙、潘虎劫去,他们打败押解差官,乘机叛逃,恰遇佘太君的征辽部队赶到,把他们一网打尽。
田连元评书小段
全新样态的大型电视系列节目——评书说案,故事将全部取材于《法治在线》的真实案例,由深受广大观众喜爱的田连元先生的评书形式进行精彩演绎,让您在笑声中有所感悟,获得启发
田连元评书说案弥天谎言
田连元评书说案红娘陷阱
田连元评书说案末路毒枭
连丽如评书评书的扣子与陀子
连丽如评书评隋唐书胆程咬金
连丽如评书评隋唐人物
长篇传统评书《蓬莱剑侠》说的是清朝康熙年间的故事。顺治皇帝传位于康熙。康熙的二哥富宝臣被封为英王,他心中不满,施巧计谋离开北京,想到四川投靠朋友,以观朝庭动静。途中遭到抢劫,财物全部丢失。英王的侧福晋又近临产,英王只好隐姓埋名借宿在段家庄,与庄主段洪亮、段洪亮的好友贺守杰结为生死之交。酒席宴上他吐露实情,贺守杰劝英王到自己的小蓬莱开矿隐居。英王随贺守杰来到蓬莱之后,武林之中的败类华图、万俟羽修等人潜入蓬莱利用英王反抗朝庭。英王一步一步陷入其中,终于利用蓬莱岛的地势招兵买马要与康熙争夺天下。四川巡抚赵家林立即上奏折本禀明康熙皇帝,折本中还奏明四川全省三年大涝、颗粒不收,许多百姓因饿而死,请朝庭开仓放粮。康熙皇帝与神力王商议之后,传下圣旨,命礼部侍郎年羹尧为奉旨钦差到四川开仓放粮,查办剑山蓬莱岛。此时英王为搜罗人才,强逼告老还乡的长安总兵胜裕入山为元帅,并扣下胜裕的长子和徒弟为人质,与英王结为生死之交的兄弟段洪亮这才知道英王早有叛逆之心。段洪亮与天险庄的胜裕、还有赵家庄的文雅先生赵环三庄联合抗击蓬莱,段家庄被英王兵将放火几乎烧尽。这时年羹尧带兵到达四川,以清初顺治皇帝亲封的四大名剑镇古侠董乾、碧目金睛佛姜达、八卦太极庶士张鸣钧、珍珠佛董瑞为首的几十位老前辈带领亚然和尚、武侠秋田、西方侠于成、镇东侠侯廷、童林以及一门弟子,团结一致,终于打下蓬莱,并乘胜追击,把武林中的败类绳之以法,稳定了大清江山。本书精彩的章回有:谭桂林火烧段家庄,胜陶然头打蓬莱岛;老剑客北京下书信,小昆虫长街劫凤歧;出京都二小诈蓬莱,菩堤寺金锁换玉莲;金莲花逼死两公主,镇古侠夜走十三险,年羹尧水战白龙江,童海川招亲于家庄;苗吉庆三挡富宝臣,中奸计火焚万花庄,年羹尧兵败岐山县,古道爷夜探藏峰岛;于秀娘扬威白龙江,持正义倒反银龙川;柳飞熊镇擂谢家滩,年钦差冲出藏峰岛等。
1938年,日本军队已经入侵中国,并向冀南地区推进。是年春天,红军排长马英受命回到家乡枣林,在政委杜平同志的领导下组建抗日游击队。苏金荣家的儿子建才一心要投奔中央军未果,投到了刘中正手下;马英欲跟刘中正联手抗日,却中了刘中正的圈套,刘中正临阵倒戈,马英游击队被中村包围,在苏金荣的侄女建梅和厨子老孟的帮助下艰难逃脱。刘中正的叛变引起了一系列的后果。首先是杨百顺借机除掉苏金荣,成为中村便衣队队长。其次苏建才失望地离开民军,投入马英的抗日队伍。而后,建梅也推翻了跟刘中正的婚约,和老孟一起投奔了游击队。建梅从小被父母遗弃,在苏家受苦受难,是个小姐身份丫环命,自小就跟老孟和马英等人关系亲密,跟马英也有一层青梅竹马的关系。但自从马英父亲被苏金荣杀害、马英连夜逃走之后,建梅就失去了依靠,长大后被苏金荣当成一个棋子,许配给刘中正。建梅姐弟、老孟以及原来的帮会兄弟二虎、振江都加入了马英游击队,成为骨干力量。但刚组建的队伍很快就因刘中正的叛变遭受重创,马庄被血洗,马大娘被中村抓走,马英自己也和老孟等人一起被当壮丁抓了起来,关进了培训所。在打入敌人内部的地下党员郑敬之的帮助下,马英等人终于查出了培训所内奸,处死了内奸及培训所日军武藏,胜利逃出培训所。建梅和云秀也成功救出马大娘,游击队再次重组。马英一边带领游击队执行任务,破线、保粮、打炮楼,逐渐克服了自身一些缺点和习气,同时也在战斗中和建梅进一步建立起深厚的感情,马英向建梅表达了一直埋在心里的好感,但激起了各方反对。云秀也很喜欢马大哥,马大娘也看中了云秀,一心要撮合他们;二虎、振江等兄弟也反感马英杀父仇人苏家出来的苏氏姐弟,全都支持云秀,令建梅感到痛苦。在云秀救过自己之后,建梅找到马英,表明自己并不喜欢他,不甘心地退出这场情感纠葛,但始终剪不断、理还乱。
民国初艺人尤少台据清贪梦道人同名小说改编演出。述清代绍兴府侠士黄三太闻清帝康熙貌丑,欲一睹。赴京,得九门提督飞天豹武七之助,于康熙出猎时假充武弁随行。康熙遇虎,三太金镖打虎相救,得钦赐黄马褂。三太返乡,邀江湖好汉庆赏。杨香武闻而不服,夜入皇宫盗得九龙杯,欲持往绍兴与黄争誉,不料在茂州客栈为神偷王伯燕窃去。王将杯售与一卸任官员,二郎山盗袁龙、袁虎劫杯,送给扬州避药庄庄主周应龙。康熙失杯,命钦差彭朋访缉。彭至三太处邀各路江湖好汉查询,杨、王道出实情,众好汉至扬州劝周应龙交出九龙杯,周拒之,杨香武二盗九龙杯,众好汉大破避药在,周应龙逃往河南紫金山。彭、黄伴杨香武回京送杯请罪,肃亲王不信杨有盗杯技能,令杨入王府盗杯。杨香武三盗九龙杯,得以免罪。为追查周应龙拒交九龙杯之罪,众好汉破紫金山擒周归案。河南北星庄庄主花得雨为害地方,彭朋率众好汉破庄除花,花弟得雷逃往大同,盘踞溪皇庄。彭朋至大同私访,被得雷识破押禁。得雷欲杀彭为兄报仇,众好汉乔扮戏人混入溪皇庄,杀死得雷,救出彭朋。女盗九花娘设迷人馆诱惑少年,彭朋遣入前往探访,并破之,九花娘逃往剑峰山,嫁寨主焦振远第五子焦信。黄三太、诸彪等劝焦振远献出九花娘,不从,遂破剑峰山,擒焦氏父子和九花娘。飞龙岛盗韩登劫彭朋,禁于岛中。众好汉破飞龙岛救出彭朋,复又破清水滩、连环寨。贺兰山白起戈摆木羊阵,众好汉中伏,死伤过半,后经探明阵图,打破木羊阵。彭朋功成回京,向帝复命。此书目传人有朱耀良、胡天如等。又潘伯英早期亦曾据小说编演此书目,传徒唐骏麟。…
《彭公案》,传统评书长篇书目,又名《安良传》。《彭公案》是《施公案》的姊妹篇,所讲故事发生在《施公案》故事之前,而成书在《施公案》之后。早在道光年间(1821—1850),北京已有侠义英雄助彭朋(康熙年间名臣,实有其人)的办案故事和单本彭公戏流传,后说书人将其敷衍成评书《彭公案》,一续再续,篇幅越拉越长。是书主要讲侠义英雄除暴安良行径,很少述彭公断案事,故又以《安良传》称之。
长篇评书《平原枪声》由单田芳先生根据李晓明、韩安庆同名小说改编播讲。该评书是单田芳先生比较早期的作品,共40回,讲述的是华北平原上的一群仅有土装备的八路军游击队,英勇抵抗日本侵略者的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该评书曾在多家电台播出,反响热烈,好评如潮.
本书改编自李晓明所着的《破晓记》。1965年作家出版社出版,是描写解放战争期间,游击队战斗生活的。李晓明,原名李鸿升。河北省枣强县程杨村人,生于1920年12月。1938年参加了工作。曾任区委书记、县委书记、青年营营长、旅宣教科长等等。建国以后,先后任武汉市委党校副校长、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湖北省文化局局长、宣传部文化艺术局局长等职,从1956年起,开始进行业余文艺创作。1959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了他的长篇代表作《平原枪声》(与韩安庆合作),小说出版后,受到读者的欢迎与喜爱,60年代,该小说几乎家喻户晓。1978年,给他修订后,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再版了《平原枪声》。1959年,李晓明加入作家协会。1965年,作家出版社出版了他的又一部长篇小说《破晓记》。1973年,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他的中篇小说《追穷寇》,反映了1950年新区的剿匪斗争。
本书改编自李晓明所着的《破晓记》。1965年作家出版社出版,是描写解放战争期间,游击队战斗生活的。李晓明,原名李鸿升。河北省枣强县程杨村人,生于1920年12月。1938年参加了革命工作,并在同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区委书记、县委书记、县游击大队政治委员、分区青年救国会主任、青年营营长、旅宣教科长等等。建国以后,先后任武汉市委党校副校长、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湖北省文化局局长、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艺术局局长等职,从1956年起,开始进行业余文艺创作。1959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了他的长篇代表作《平原枪声》(与韩安庆合作),小说出版后,受到读者的欢迎与喜爱,60年代,该小说几乎家喻户晓。1978年,给他修订后,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再版了《平原枪声》。1959年,李晓明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65年,作家出版社出版了他的又一部长篇小说《破晓记》,是描写解放战争期间,游击队战斗生活的。1973年,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他的中篇小说《追穷寇》,反映了1950年新区的剿匪斗争。
长篇评书《平原枪声》由单田芳先生根据李晓明、韩安庆同名小说改编播讲。该评书是单田芳先生比较早期的作品,共60回,讲述的是华北平原上的一群仅有土装备的八路军游击队,英勇抵抗日本侵略者的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该评书曾在多家电台播出,反响热烈,好评如潮.
皮五辣子是扬州评话故事名,人们总以皮五辣子作为无赖的代词。皮五辣子的故事,原名清风闸,是扬州评话的传统书目,它的主人公不是英雄豪杰,而是一个亡命之徒。它在江淮地区流传甚广,影响极其深远。这个故事的作者叫浦琳,是清代乾隆时期的著名评话艺术家。故事的年代设定在宋朝,故事的地点设定为安徽定远县。但是,故事的作者却是记载的活生生的清代生活。作者浦琳,家住扬州西门街,家财诺大。由于当时社会制度不好,社会风气不好,家庭教育不好,从小沾染了赌博的恶习,13岁父母双亡,日夜聚赌,受其他老板欺骗将所有家产输的分文不剩。从此流浪街头,沦为乞丐,流浪八年,成为地方上的一个无赖之徒。同时他也历尽艰辛对穷苦百姓的生活也有所了解,出于他未泯灭的三分天良,从不讹诈穷苦百姓,遇到穷人生活有困难他想尽天法讹富济贫。偶然的机会,浦琳又从新发家,做了若干年的善举救济穷人,有感于自己赌博败家的经历,为了劝告他人不要嗜赌,特地以自己的经历创作了这部自传体话本小说,告诫后人。在浦琳沦为乞丐的八年中,经常出没于茶馆书场,也接触了很多说书艺人,加之本人天资聪慧,无形当中学嘴学舌也学会了说书。《清风闸》这部书创作成功后,他亲自下海演说此书,一炮而红。此书成为当时当道的、新编的、现代的、反应流浪汉小市民商贾等生活的文学作品,也成为了中国第一部反应流浪汉生活的长篇文学作品。同时浦琳也成为扬州评话《清风闸》第一代宗师,流传至今已有近300年的历史,现代作者在整理《清风闸》时改名为《皮五辣子》。江苏古籍出版社搜集整理出版了《皮五辣子》一书,便将这故事传播了下去。目前扬州曲艺团著名表演艺术家杨明坤老师播讲的长篇评话《皮五辣子》堪称经典。
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冀南平原地区年轻的八路军干部马英在党的领导下,回到家乡肖家镇,率领抗日战士与日寇、汉奸展开了殊死搏斗。他们发动群众、智取枪支、建立武装、攻占炮楼、巧杀汉奸、识破叛徒、粉碎扫荡,一次又一次挫败日、伪阴谋,出生入死,前仆后继,浴血奋战,终于将敌人消灭,以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波澜壮阔的民族解放之歌。20世纪60年代,同名小说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成为红色文学的经典作品之一,曾改编为脍炙人口的评书、京剧、电影、连环画等。该书2001年在北京交通电台播出时,更是因情节起伏跌宕,刻画人物细腻传神而深深地吸引了广大听众。
评书的表现手段与技巧